人物
时段
朝代

總集類
別集類
   铭(并序/)         权德舆
京师东门二里所多宝塔者沙门灵凑等为先大师荐
祉尽敬之地也大师讳圆敬姓陈氏河南陆浑人报年
六十四经夏四十四以贞元八年春正月厌代入灭于
保寿寺越十有五日迁窆于龙首北原距兹塔西北十
馀步初大师入道依本县思远寺微公通法莲经宝应

二年制度编僧籍于东京长寿寺受具于白马寺本(一/作)
(奉/)律师口云无德义言不信解以为遵道途而归(集作/抵)
邑涉门阈而跻堂皇故尸罗毗尼以摄妄想五部四分
是为扄键然后因定 发惠
登最上乘优婆鞠(一作/匊)多由
是道也敷畅微妙攘除痴冥如一灯传照一雨润物弘
我法者可胜道哉代宗朝徵入 (第 11b 页)
   益州至真观主黎君碑   卢照邻
若夫三清上列瑶关控日月之图八洞深居贝阙吐山

河之镇虽复扶桑大帝传赤字于东华安宝神君受青
符于南极犹未能发挥不宰复归无物之功开凿妙门
言谢有为之业其冯冯翼翼百姓存焉而不知杳杳冥
冥万族死之而无愠独为众化之宗者其为元始天尊
乎暨乎蹩蹩(疑作/蹩躠)为仁跛跛(疑作/跂踶)为义鸿胪传小儒之
具缄縢为大盗之术尧禹生而天下火驰姬孔出而群
方鼎沸则有氤氲祖 帝发
皓鬓于东周兆朕皇舆飞紫
云于西道凤交开景返徐甲之营魂龙光照天杜宣尼 (第 1b 页)
略则专(二本/作惠)念以息想极力以摄心其入也品均凡圣
其利(二本/作到)也行无前后趣定之前万缘尽闭 发惠(二本/作慧)
之后一切皆如持奉楞伽递为心要过以往未之或知
久视年中禅师春秋高矣诏请而来趺坐觐君肩舆上
殿屈万乘而 (第 10a 页)
(疑作/□)天寒暑隔阂于檐楣雷风击薄于轩牖星楼月殿
凭林跨谷香窟花堂枕峰卧岭尊颜有睟像设无声观
之者 发惠
而兴敬居之者应如而合道天花覆地积雪
交辉梵响乘虚远山相答珍木灵草仰施而纷荣神钟
异香降祥而闻听凄风烈 (第 8a 页)
法宝诸佛之心自达摩东来实为教祖
公了见真性玄契度门乃于军士建立精舍上以奉国
下以利人皇上御大明以烛幽 发惠
日以垂照广一乘之
妙旨辅万物之自然及公上奏乃赐额曰真元达摩传
法之院表正知也每从容而叹曰性无生灭物有 (第 15a 页)
 
帝泄(索隐曰/音薛)
帝不降
帝扄(不降弟荧索/隐曰古 反)
帝廑(索隐曰其靳/反又音勤)
帝孔甲(不降子好鬼神淫/乱不好德二龙去)

帝皋(索隐曰宋衷云/墓在崤南陵) 帝发(索隐曰帝皋子也系本云帝/皋生发及履癸履癸一名桀)
帝履癸(是为/桀)
   从禹至桀十七世从黄帝至桀二十世
殷汤代夏氏(从黄帝至/汤十七世)
帝外 (第 4b 页)
 玉检登封降禅礼成临拜岳祠犹以为未足又加天
 齐王以帝号庙制祠具与次俱升厥后三宗崇奉祗
 恪不懈益虔至于斯宫则先皇帝经其始今皇 帝发
 
其成土木采章极其轮奂以重神威以壮东夏可谓
 盛矣虽然祖宗所以绥万邦和兆民国家所以安富
 尊荣蕃衍盛大 (第 30a 页)
三十六娶于陆无子求当为子者于培子而未也
嗟夫虽然以君大者校之亦寿且有后哉是宜铭铭曰
有鸟五彩萃于大庭 帝发
厥祥千秋一鸣雍雍丽霄万 (第 21a 页)
酺三簋之膳用充君厨 帝发
七萃星言启行妇祖于宫
驹秣于场岂不虞征俶理厥装汉宫既灾乃营建章精
镠三千以佐天梁涓涓天泽入谷乃阏匪唯 (第 3b 页)
  又
不佞于世无所比数忽忽虚度六帙门下按部绝域勤
存不佞贶之重锦饰以衮辞固有颊赤汗下而不敢当
者然岂敢遽以辞却而偃然不恭于君子又何忍劳万
里之使使其腼然于道路惟是区区不得已之念必不
能拜嘉敢托便邮而布之左右不佞自庚申不即从先
君子于地下忍疚偷活盖一日而肠九回丁卯之春先 帝发
覆盆而为大明之瞩先君子得以其官葬不佞亦 (第 6b 页)
  鹤林法师塔铭

尝熟县治之巽隅建聚奎塔久而未溃于成众
君子聚而谋住持咸曰鹤林法师其人也师遁
迹北山之藤溪幡然而起率其弟子仁方往莅
焉师律行精严四方归仰仁方能捐衣去食伐
木辇土以专勤耆事不逾年塔工大兴崇祯三
年七月师示疾于塔院说偈别众坚坐而逝又
一年仁方亦逝其徒知通等奉全身塔于拂水
岩之西岭以仁方祔焉师讳大寂嘉定赵氏子
甫丱出家得度于护国寺永敏和尚受具戒于
云栖大师学经论于绍觉法师单丁行脚凡十

馀年缚禅于庐山游少林礼五台归虞山而老
焉师质貌朴愿志气专壹其尊严毗尼也如法
吏之守三尺谨凛科条而已其讲习经论也如
举子之穷六经穿穴章句而巳繇定以 发惠

相以契性遍参诸方扣击宗旨久之于心地渐
有所发明然不敢高其举趾轻言向上事曰吾
株守吾经律而巳说法为 (第 15b 页)
   平阳府创建灵应真君庙碑
玄黄判天地辟鳌足断四极立而阴阳五行之精上为
经星恒宿环拱经纬干化机而成岁功真武盖北极之
镇宿也端处玄宫赫睨四部在昔王者图形旟旐以肃
拥卫之仪道家取制爰设神像蓬勃其赫灵焉若夫振
绿发提干将履玄冥绾元气也被玄衣衷属甲戴云旂
耀武德也灵虺穹龟踊跃前导取形似而从阴类也复
役丁甲六神撝指阴兵备将佐也庙而貌之于以填方

域祓不祥而来福祐故在在奉祀以谓天神之尊极者
焉我国家运开龙朔 帝发
其祥京都之建神特显化焉
遂先启应宫用彰灵贶矧齐民敢后其寅奉哉冀都真
君坛其来久矣先时府庄岳间有阁巍然 (第 17b 页)
  (舆抚心长叫其夜五更水忽退减安/流南下及渡水复旧行人为之语曰)
淫预如幞本不通瞿塘水退为庾公
  谣辞
   北方童谣
  (南史曰梁武帝时魏降人王足陈计求堰淮水以/灌寿阳足引北方童谣云云 帝发
淮阳户丁及战)
  (士二十万筑之以康绚督其事南起浮山北抵巉/石堰成长九里高二十丈夹堤并树杞柳军人安 (第 8a 页)
   陆贽(字敬舆苏州嘉兴人中博学宏词德宗时以/中书侍郎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因论裴延龄)
    (奸邪 帝发
怒欲诛之赖阳城等力救乃/贬忠州别驾卒赠兵部尚书谥曰宣)
    兴元元年奉天改元大赦诏(德宗因朱泚反 (第 2a 页)
    (叹/)
臣闻春司生荣秋主杀伐若终始煦妪则不能成岁功
仁则顺成暴则灭绝若一贯邪正则不能建大忠是故
春秋序行则通元和而充气母(庄子伏羲得之以袭气/母注袭入也气母元气)
(之毋/也)德刑具举则协王道而经彝伦乱由是除兵不可

去尧舜禹汤之德统元立极之君或制五兵或张九伐
盖欲攘削奸寇保乂生灵补雍熙之未洽佐声教之不
暨有以然者抑实为何伏惟皇帝陛下溥博法于乾坤
贞明侔于日月陶埏六籍表正万邦扬高祖太宗之耿
光奉肃宗代宗之丕烈自纂大前绪高居穆清率土承
有截之风怀生无不遂之物边鄙或耸干戈爰设有征
无战许蔡傒首领之诛(李希烈反蔡州寇襄城帝遣/神策军击贼乘虚袭其许州)
梁背诞泾原生肘掖之变 (帝发
泾原兵救襄城节度姚/令言率众至京师拥朱泚以) (第 28b 页)
  赈贷(京师赈粜/粮红帖粮)
京师乃天下之都会人物繁辏逐末者多仰给海运粮
至元二十二年两城设铺分遣官吏下其市直赈粜岁
以为常间为豪强嗜利之徒巧取弗能周及贫民大德
五年省臣奏旨令有司取会两城贫乏户口之数置立

半印号簿文帖各书其姓名口数逐月对帖以给之其
视赈粜之价三分常减去其一名曰红帖粮遂与赈粜
并行焉  赈贷(各处灾伤赈济/)
周礼救荒之政十有二凶荒凶札皆有蓄积以备不虞
汉高就食之令文 帝发
仓之政亦其次也我国家每下
诏必以鳏寡孤独不能自存为念特加优恤官为廪赡
或不幸而遇水旱虫螟之灾即遣使存 (第 29b 页)
   (光间欤虽然帝杀赵腾矣又杀杨震杀腾则闭/草茆之口杀震则闭公卿之口而小人何所不)
   (客/哉)
   杨震(本传河间男子赵腾诣阙上书指陈得失 帝发
怒遂收考诏狱诘以罔上不道震复)
    (上疏/救之)
臣闻尧舜之世諌鼓谤木立之于朝殷周哲王小人怨 (第 25b 页)
  (谣/)北方童谣(南史曰梁武帝时魏降人王足陈计/求堰淮水以灌寿阳足引北方童谣)
    (曰云云 帝发
淮阳户丁及战士二十万筑之/以康绚督其事南起浮山北抵巉石堰成长)
    (九里高二十丈夹堤并树杞柳军 (第 13a 页)
 三年
闽越击东瓯遣使发兵救之遂徙其众于江淮间
 武帝好大急功之君然初政清明嗜好未杂自东瓯
 告急田鼢以为不烦往救庄助乃以口给禦人劝
 发
兵及举国内附骚动江淮逢恶开端不可复遏驯
 致穷兵黩武疲弊海内是后凡有所为辄令文士与 (第 3a 页)
 (梁书本纪曰帝讳衍字叔达小字练儿姓萧氏与齐/同承淮阴令整之后齐明帝崩遗诏以帝为都督雍)
 (州刺史永元三年二月 帝发
襄阳十二月斩东昏南/康王即帝位进帝位相国总百揆封十郡为梁公备)
 (九锡之礼进爵为王齐帝下诏禅位天监 (第 1a 页)